【网评】为什么要运用科学思维开展调查研究?
2023-05-30 20:20:5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张博 | 作者:李琦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7345

桑植融媒5月31日讯(通讯员 李琦)自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《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以来,全国上下正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。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,更没有决策权。”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深入人心的。但是,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担忧,比如担心作秀式、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的调查研究屡禁不止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《谈谈调查研究》中指出,“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......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,看调查成果的运用,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。”但遗憾的是,在实际工作中,仍有部分干部将调研报告写得好不好、上级部门满不满意作为调查研究的工作标准,这样的思想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,容易产生“为调查而调查”的现象。

以上问题的产生,一方面在于部分干部没有牢牢根植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思想,没有坚持调查研究工作的出发点,即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;另一方面在于部分干部不具备开展调查研究的思想和方法,行政命令式地开展工作,因此调查研究的结果缺少时效性、客观性、科学性,难以用于指导解决实际问题。要解决好前者,需要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,相关的文章较多;后者则需要运用好科学思维开展调查研究,具有相关论点的文章相对较少,接下来重点论述这一点。有人会问,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,这是科研工作者和科学家的工作,与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又有什么关系呢?这个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回答:

一是目标相同。运用科学思维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并运用客观规律,帮助我们改造世界,让生活更加美好。而我们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也是如此,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二是本质要求。开展调查研究其本身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,调查研究要取得真正的效果,也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、遵循科学的方法。

三是现实需要。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发展的程度越高,我们面对的问题也就越新,我们可借鉴的发展经验也就越少,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开展科研式、基础性的调查研究,才能创造性地解决好新的问题。

四是改进作风。一是可以锻造我们思想。求真务实、攻坚克难、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,与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所需要的精神不谋而合,而严格地运用科学思维开展调查研究则有利于深刻地体悟这一精神。二是可以提升我们工作。科学思维是一套完整方法论,具有合理假说、演绎推理、数理分析等多种工具,这为我们处理好基层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。

五是操作可行。当前,接受完整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,正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,开始胜任社会中的各个岗位,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也渐渐增多。虽然部分人从个人奋斗的角度提出“学历贬值”的观点,但就是这一批拥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新一代,让开展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成为可能,为整个社会带来新的飞跃成为可能。

那么,科学思维又是什么?以笔者的短浅的科研经验来回答,科学思维是一种利用抽象的模型和实际的工具来观察世界、感知世界、理解世界、改造世界的一套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。要给出其准确的定义是困难的,这应该是语言学家的工作。要在短时间内理解其含义,对于缺少科学训练的人来说也是困难的。

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在《树立科学调查研究的意识和精神》中所阐述的:“科学的调查意识和精神是在科学的调查方法的实践中确立的。”作为基层工作者,我们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落实工作,更好地取得实际成效,因此我们可以不拘泥于对准确定义的把握,而是在实践中运用由科学思维衍生出的一般性方法和工具,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。

(一审:秦福  二审:杨明  三审:吴明波)

责编:张博
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时政报道
视听桑植
时政报道

  下载APP